国际商务专业学位是针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为培养具有全球商业视野、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业学位。以下是关于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的一些关键信息:
专业学位类别概况
设立时间:2010年,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国际商务实际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战略意义: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增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专业学位内涵
学科起源:发端于1960年代企业国外直接投资现象的涌现。
专业范围:包括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管理、国际商务营销等。
学位要求
前置学位:通常需要商业管理、国际贸易或国际经济等相关领域的学士学位。
培养能力:具备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
学位类型
学士:国际商务学士(Bachelo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硕士:国际商务硕士(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学习方式
全日制/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标准学制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研讨会与论坛
目的:探讨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提升培养质量。
参与机构:包括高校、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等。
竞赛与评估
竞赛:如全球供应链安全与管理专业能力竞赛,旨在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评价机制:加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未来展望
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和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的需要,国际商务专业学位教育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以上信息概述了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的关键方面,包括其设立背景、培养目标、学位要求、学习方式以及相关的研讨会和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