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设

学个小知识 · 2024-12-26 05:07:05

高校的专业设置通常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

适应需求:

专业设置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满足民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

遵循规律:

专业设置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量控制: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在学校主管部门核定的专业数内,学校年度增设专业数一般不超过3个。

分类设置:

高等学校原则上按其分类属性设置专业,以形成优势和特色,根据需要与可能也可适量设置学校分类属性以外的专业。

基本与特设:

《专业目录》包含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基本专业一般是指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特设专业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所设置的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T”表示。

审批与备案:

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须具备基本条件,并通过备案或审批制度进行管理,备案或审批工作每年集中进行一次。

具体到一些新增专业或特色专业,例如: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典学(2024年新增)。

北京物资学院:采购管理(全国首设)。

中国农业大学:育种科学(全国首个生物育种科学本科专业)。

华北电力大学:氢能(全国首个)。

吉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

这些专业设置体现了高校在适应社会需求、推动学科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方面的努力。建议准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综合考虑自身兴趣、职业规划以及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潜力。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