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民办大学需要遵循以下政策:
普通本(专)科教育招生
民办普通高校是指经教育部或市政府批准,具有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或专科学历证书资格,并已颁发《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民办高校。
北京地区现有民办普通高校15所,其中本科院校2所,分别是北京城市学院(兼有高职教育、研究生教育招生资格)、北京吉利学院(2014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北京吉利大学基础上建立并更名,实施本科教育并兼有高职教育招生资格);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北京汇佳职业学院、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2014年4月经市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由原北京新圆明职业学院更名)等8所学校为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等5所学校为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
北京市民办普通高校普通本(专)科教育的招生,严格执行教育部和北京市关于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管理规定,一律纳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体制内管理。
高中阶段招生
年龄要求:小学阶段,以入学年份8月31日之前年满6周岁的适龄学生;初中阶段,年满12-15周岁的适龄小学毕业生;高中阶段,年满15-18周岁的适龄初中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
政策要求:小学、初中阶段,京籍可凭户籍或房产直接就近入学,非京籍则需要满足四证要求(就业务工证明、在京实际居住证明、居住证、全家户口本)。
高中阶段,京籍学生和满足非京籍九类人要求的学生,可选择中考志愿填报或参加学校的自主招生两种方式进入私立高中就读,并且可获得学籍,参加北京中考。普通非京籍家庭想要在京就读只能通过参加学校的一种途径获取入学资格,且就读时无法获得学籍,高考需返回原籍。部分私立高中可为学生办理河北学籍,参加河北高考。
跨区报考政策
北京本地学生跨区报考政策:小学初中阶段跨区报考,需要监护人满足入学区房产要求,或者是就业务工年要求。高中阶段跨区报考不需要满足特殊的要求,只要能提供北京户籍证明材料,那么就可以申请任意地区的民办高中就读。
外地学生跨区报考政策:小学、初中想要跨区报考需要满足四证,家长可以做到满足哪个区的四证,就能帮助孩子申请哪个区的民办学校就读。高中阶段外地学生想要在京读书,需要满足9类人政策,满足9类人政策的学生可以凭借9类人证明材料,申请就读北京任意区的民办高中,而没有9类人证明材料的外地学生,在北京读民办高中只能以借读的形式。
其他注意事项
民办学校是可以跨区报考的,尤其是高中阶段跨区报考政策更为宽松,但是每个地区的跨区报考政策都是不一样的,不能进行一概而论,但是想要跨区报考民办学校是一定需要满足相关政策要求的。
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工作的指导与管理,根据区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核准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并将各民办学校的招生计划报市教委备案,相关信息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以及区政府网站教育频道上公布。严禁民办中小学计划外招生,严禁擅自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涉外名义招生。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不引进境外课程,不使用境外教材。民办学校应在各区核定的招生计划与范围内招生。经区教育行政部门审定,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可适当扩大招生范围,民办学校可按走读、住宿等分类设置招生计划,民办一贯制学校一般应设置本校免试直升计划和校外招生计划。民办学校按政策规定,承接联合办学单位以及符合其他相关条件的生源,可在学校招生计划中分设,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具体办法。民办学校按招生计划实施分类报名,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电脑随机录取。学校招生简章及公告,须向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同时通过学校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布。民办学校的招生简章公开内容应包括学校办学情况、办学特色、招生计划、收费情况、“三个”(不提前组织学生报名或变相报名,不举行任何测试、测评、学科练习、面试或面谈,招生录取不与任何培训机构挂钩)。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报考政策可能会因地区和学校而异,建议您咨询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关学校获取最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