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教程是大学非物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旨在传授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关于大学物理教程的信息:
特点
基础性:强调物理知识的逻辑性、完整性和可读性,简化繁琐的数学推导,注重基础知识和核心知识。
思政性:教材中融入思政元素,如物理学史、物理学家品质等,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的结合。
应用性: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和工程技术应用相结合,强调实用性和前沿性。
教材信息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作者:彭荣荣、王璠、王雪梅等
页数:254页
字数:约37.5万字
出版时间:2024-11
特点:注重基础性、思政性和应用性,提供阅读材料和检测习题。
《大学物理教程》(1991年出版)
作者:吴锡珑
页数:282页
定价:19.60元
特点:分为四册,包括力学、热物理学、电磁学、波动学和量子物理学,以及学习指导和习题。
《大学物理教程》(严导淦主编)
ISBN:978-7-111-52600-1
特点:根据教育部要求编写,内容涵盖力学、电学、振动与波、波动光学、热力学和量子物理,并附有解答。
教学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量子物理等领域。
力学部分涉及质点运动学、动力学、动量、功与能、角动量、刚体转动等。
电磁学部分包括静电场、电磁感应、电磁波等。
热学部分探讨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过程。
光学部分介绍光的传播、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量子物理部分介绍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引入现代科研方向的应用实例。
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习题,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其他信息
课程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有所变化。
一些教材可能会提供多媒体资源,如视频讲座、交互式模拟等,以增强学习体验。
以上信息基于最近发布的教材和课程资料,具体内容和结构可能因教材版本和出版社而异。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提供具体问题或关注点,我会尽力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