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高中志愿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熟悉政策
考生家长需要对本省的高考政策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了解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以及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
收集信息
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包括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还可以参考一些与高考相关的博客、论坛、家长圈,相互交流获得专业知识。
准确定位
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
知己知彼
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要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并对目标院校进行深入了解。
选出心仪的志愿专业及院校
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仔细阅读招生简章,了解高校全称、校址、层次、办学类型等信息,以及专业培养对外语(课程)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等。
确定志愿专业及院校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进行组合取舍,优选目标志愿,并考虑如何让自己的志愿更稳妥,确保每个院校的每个专业都心中有数。
使用高考录取数据
拿到高考录取数据,熟练使用这些数据可以知道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了解孩子分数段范围内的大学和专业,为报考设保底院校。
网上填报志愿
登录省招办指定的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阅读考生须知,修改初始密码,选择批次填报志愿,检查核对,保存志愿信息。
关注填报批次和时间
注意填报批次,提前批、第一批次、第二批次是有区别的,留意自己省份如果第一批次没有报上是否还可以等待报第二批次,总之一定要注意填报时间,不能犯低级错误。
多向他人咨询
多向他人咨询高考志愿填报,比如老师和学长,他们经历过志愿填报,但是每个人告诉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不同的学科,你获得的反馈不同。
服从调剂
在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尽量多选专业,并注意平行志愿的填报顺序,遵守“冲一冲,稳一稳,要保底”的原则。
通过以上步骤,考生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提高被心仪院校录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