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录取一般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投档检索:
按照考生的高考总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高分考生优先被检索和投档。遵循志愿原则,计算机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每一个志愿,从A志愿开始,一旦某个志愿符合投档条件,即该院校还有招生名额,考生就会被投档到该院校。投档后,不再看考生后面的志愿。
预录取:
招生高校根据相关规定和招生章程,将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进行预录取,并将预录取和退档的结果上传至省级招办。
录取确认:
省级招办对高校欲退档考生的情况进行审核,如无异议,则录取结束。打印录取名单,加盖省级招办录取专用章后寄送招生高校。
未录取退档:
如果考生因各种原因被退档,则只能等待征集志愿或者下一个批次的录取。
征集志愿:
在正式投档后,如果院校未录满,会组织征集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填报征集志愿。
补录:
在征集志愿后,如果仍有院校未录满,会进行补录,此时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填报补录志愿。
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注意设置合理的志愿梯度,将最希望被录取的院校填在前面,同时后面的志愿也要考虑录取的可能性,避免出现所有志愿都过高或过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