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平行志愿
特点:考生可填报多个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原则录取。在检索考生志愿前,首先将所有考生分科类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投档检索时,先检索排在第一位考生所填报若干个院校志愿,依志愿顺序确定投档,再检索排在第二位考生所填报的若干个院校志愿,以此类推。
填报技巧:考生可以采取“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策略,各志愿院校之间拉开适当梯度。
梯度志愿
特点:考生需按志愿顺序录取,每个志愿有分数梯度。对选报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确定的录取原则、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
填报技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一旦考生将某高校放在第二志愿,即使分数再高,如果该校一志愿已经招满了且不预留招收二志愿的名额,档案也不会投向该校。
顺序志愿
特点:在同一个录取批次内,考生只能填报一个高校志愿,但是可以在这个高校内填报多个专业。投档时,按志愿顺序依次录取,采用“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
填报技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考生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次填报各个志愿,前一志愿未被录取才会考虑下一志愿。
综合志愿模式
特点:在同一个录取批次内,考生可以同时填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校志愿,并且可以在这些高校内同时填报多个专业。这种模式允许考生在多个高校和专业之间进行选择。
单志愿模式
特点:只能填报一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只能填报一个专业。这种方式限制了考生在志愿选择上的范围。
院校+专业组
特点: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高校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可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这种模式以一个院校加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
专业(类)+院校
特点: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考生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也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
完全平行志愿模式
特点:每个批次只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集院校志愿,每个志愿可以填报若干个学校志愿(通常以A、B、C排序),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进行投档。
部分平行志愿模式
特点:在一个批次中第一志愿只能报一所高校,后续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可以填报多所高校,又称“小平行”志愿,是传统的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的结合。
实时动态志愿模式
特点:由省级招办规定一定分数段的考生在某一时间段内进行网上填报志愿,同时可实时查询到所报学校、专业的学生人数及各自的投档分数,并能根据报考态势的变化实时调整自己的高考志愿决策。该模式仅在内蒙古实行。
建议考生和家长详细了解每种志愿模式的规则和特点,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志愿模式进行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