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4年,中国的高考志愿填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顺序志愿
特点:每个批次下设有不同投档时间段的几个志愿,每个志愿只能填报一所高校。志愿优先,依照分数,把考生的高考志愿作为录取投档的第一要素,最大程度地满足考生的志愿要求。目前黑龙江、青海采用这种志愿填报方式。
完全平行志愿
特点:每个批次只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集院校志愿,每个志愿可以填报若干个学校志愿(通常以A、B、C排序,称为A院校、B院校、C院校)。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省级招办按上线考生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分数高的学生先投档。具体某一个学生投档时,先看其成绩是否够A院校提档线;如不够,再看B院校;如此类推,直到检索到考生分数符合的志愿院校后,将其投档至该院校,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生的其它志愿。
部分平行志愿
特点:在一个批次中第一志愿只能报一所高校,后续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可以填报多所高校,又称“小平行”志愿,可以说是传统的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的结合。目前北京、甘肃、山东等省份实行的是这种志愿填报模式。
实时动态志愿
特点:由省级招办规定一定分数段的考生在某一时间段内进行网上填报志愿,同时可实时查询到所报学校、专业的学生人数及各自的投档分数,并能根据报考态势的变化实时调整自己的高考志愿决策。该模式仅在内蒙古实行。
此外,还有以下几种模式:
梯度志愿
特点:考生需按志愿顺序录取,每个志愿有分数梯度。即考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顺序依次填报院校,每个志愿之间设置一定的分数差距。
平行志愿
特点:考生可填报多个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原则录取。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地位相等”的院校,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多次检索,一次投档”的原则进行投档。
院校专业组
特点:新高考改革后,考生以“院校专业组”或“专业(类)+院校”为核心单元进行填报。每个专业组包含若干个专业,这些专业的选科要求一致。考生在报考时以“院校+专业组”的方式填报,录取时按分数优先原则被分配到组内的具体专业。
建议:
顺序志愿模式适合志愿要求较高、希望尽可能满足第一志愿的考生。
完全平行志愿模式适合希望多个志愿都能得到考虑、分数较高的考生。
部分平行志愿模式适合第一志愿必须填报一所高校,后续志愿希望有多个选择的考生。
实时动态志愿模式适合希望根据最新报考态势调整志愿的考生,但需要及时关注相关信息。
梯度志愿模式适合对不同院校有不同偏好、希望有多个志愿选择的考生。
平行志愿模式适合希望多个志愿都能得到考虑、分数较高的考生。
院校专业组模式适合希望结合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的考生,同时需要关注专业组的选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