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报志愿的失误

星星讲知识 · 2025-01-06 21:57:58

高中生在报志愿时可能出现的失误包括:

预测校线不准或对自己的成绩猜估不准导致落选:

由于所填报学校的调档线太高,考生成绩达不到调档线,各志愿都落空,没有机会参与投档而落选。

填报志愿过少落选:

填报的志愿太少,如只填报一个院校志愿,填报院校落选后,再没有机会参与其他院校录取了。

专业志愿填报失误落选:

部分分数较高的考生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而不服从专业调剂,虽然档案投到了学校,但高校无法满足其填报的专业志愿,被退档。

填报了因身体条件高校不予录取的专业:

考生没有注意自己身体的特殊情况,填报了不符合身体条件要求的专业,导致落选。

相关科目成绩低:

高考成绩达到了学校的调档线,但由于某一门单科成绩太低,或者与填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没有达到学校要求,学校不予录取。

档案内容不全、不真实:

因档案内容不全或不真实而导致落选。

不顾实力,盲目冲高:

一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没有风险,因此所有志愿都填报较高水平的院校,导致志愿落空。

院校之间梯度不合理:

设置的梯度太小,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之间,第三和第四志愿之间都只有几分的梯度,可能录取不了。

专业志愿不服从调剂:

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规则,一名考生投档到A志愿学校,由于分数较低、专业志愿填得较高且不服从调剂,可能被退档。

只考虑分数,不考虑兴趣:

在实际填报时,很多家长和考生只以分数为依据,根本不考虑兴趣,导致孩子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对学校、专业不满意。

重“热门专业”,轻“新兴专业”:

面对数以千计的专业,只选择热门专业,忽略了新兴专业,可能错失更好的选择。

错过志愿填报时间:

由于家长和孩子的疏忽,错过了高考志愿的填报时间,导致高分低录。

只看院校名称不看专业:

很多家长和考生只关注名校,而忽略了专业选择,导致后续一系列问题。

只看分数不看位次:

考生和家长非常关心分数,认为只要分数够了就一定能被录取,却忽视了位次的重要性,没有分析院校往年录取的最低位次。

建议

认真研究招生章程:

了解高校全称、校址、层次、办学类型等重要信息,以及专业招生人数、外语要求、身体健康要求、录取规则等,确保报考时符合要求。

合理设置志愿梯度:

每个学校间应有分数差,最好在10至20分之间,避免因分数差太小而录取不了。

服从专业调剂:

为规避退档风险,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谨慎考虑服从调剂。

结合兴趣和实力:

在填报志愿时,要遵守“实力原则”、“政策原则”和“兴趣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关注新兴专业:

不要只关注热门专业,新兴专业可能具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潜力。

及时关注填报时间:

确保不错过高考志愿的填报时间,避免因疏忽而错失机会。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