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六个志愿填报位次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分数优先
大学在专业录取时,首先按照考生的高考文化课成绩(大部分学校按裸分)由高到低排列。
然后依次检索1-6个专业志愿,如果所填专业都没空额,考生服从调剂,则在组内有空额的专业中安排专业;如不服从调剂则退档。
志愿优先
大学在专业录取时,按照考生所填第一志愿先进行排序,在同第一志愿中,按照分数排序,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依次处理第2-6志愿的考生。
志愿优先+分数优先
结合分数优先和志愿优先的原则,先按成绩(大部分学校按裸分)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检索1-6个专业志愿。
如果第1专业有空额,则安排该专业;安排第二个专业时,减去级差后,再按照分数高低来排队。
位次概念
位次是指考生的分数在全省的排名信息,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绩和考生人数综合后的综合排序。
高考位次是按照所有考生的高考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考生的位次。成绩高者位次在前,相同分数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志愿填报策略
以自己的高考位次为准,如果位次处于目标大学和专业近三年位次区间靠前的位置,就代表这些专业和院校是相对比较稳妥的选择,可以将其放在“稳”或“保”的位置。
如果位次处于靠后,那么录取的把握相对较小,但仍可以作为“冲”的选择。按照“冲稳保”的原则对筛选出的大学和专业进行排序。
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6个专业采取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按照你所报学校专业的顺序录取,即如果你报的平行志愿中有三个专业满足投档条件,那么你就会被你所报专业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专业。
建议
了解自己的位次:在高考成绩公布后,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总分和位次,这有助于确定自己的报考范围和志愿顺序。
参考院校和专业录取位次:通过查询目标大学和专业近三年的录取位次区间,可以判断自己的位次是否符合该专业的录取标准。
合理安排志愿顺序:按照“冲稳保”的原则,合理安排志愿的顺序,确保志愿之间有一定的梯度,避免所有志愿都集中在同一层次的院校或专业。
关注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根据招生政策、院校招生计划等因素的变化,对志愿进行适当地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