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的高中选科政策主要基于 “3+1+2”模式,这一模式在多个省份已经实施。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必考科目
语文、 数学、 外语:这三门科目为必考科目,参加统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首选科目
物理或 历史: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选择一科作为首选科目,由各省自主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再选科目
化学、 生物、 地理、 政治:考生从这四门科目中任选两门,选考由各省命题,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将赋分后的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等级赋分
思想政治、 地理、 化学、 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依然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高校选科要求
高校各专业根据需要从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指定1科、2科、3科或“不提科目要求”。
考生必须按照高校的专业选科要求选择考试科目,才能报考相关专业。
考试组织
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
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考试,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考试时间
各省(区、市)每年组织安排的考试要覆盖所有科目,满足不同学生选考的需要,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
成绩呈现
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建议
兴趣和特长:学生在选择科目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高考成绩。
高校专业要求:了解不同高校的专业选科要求,选择与未来职业规划相匹配的科目组合。
政策变化:关注教育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因为选科政策可能会随着时间进行调整。
通过以上信息,学生和家长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当前的高中选科政策,从而做出更为科学和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