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四川省的高考综合改革已经启动,并计划在2025年全面实施。改革后的高考模式为“3+1+2”模式:
“3”:
指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
“1”:
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
“2”:
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
选科政策要点:
选科模式:
不再分文理科,改为“3+1+2”模式,考生需要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门。
课程安排:
开齐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开足规定的课时,优化课程结构,统筹规划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开设。严禁随意压缩课程,确保课程实施质量。
导师制度:
建立导师制度,制定选课指南,帮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未来职业的选择和人生发展规划,理性选择学习科目和层次。
选课权利:
充分尊重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利,学校和老师不得违背学生个人意愿要求学生普遍选考特定科目,杜绝强制、代替学生确定选考科目。
教学资源:
学校要合理统筹,优化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课程选择方案,尊重学生的选课权利。
选课走班:
学校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学科特色及高校专业选课要求,构建适合本校实际的选课走班方式,规范有序实施选课走班和分类分层教学。
建议:
学生: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结合拟报考的高校及专业要求,合理选择选考科目。同时,充分利用导师制度和选课指南,制定个性化的学业修习计划和生涯发展规划。
学校:学校应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实施选课走班和分类分层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
老师:老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科学选科,避免功利化选课选考。
这些政策旨在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才,并确保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