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报志愿时,学校排序的方法可以总结如下:
个人喜好排序
最喜欢的院校和专业排在最前面,依次递减。
分数优先排序
平行志愿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投档和录取。
顺序志愿则按照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投档。
梯度排序
志愿学校之间应拉开一定的梯度,通常建议“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
例如,可以采取纺锤型排序(1-3-1)、倒梯形排序(1-1-1-2)、倒三角排序(1-1-1-1-1)或圆柱排序(0-5-0)。
优先级排序
确定优先级:城市、学校、专业。优先选择GDP靠前的沿海省份或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985、211和双一流学校优先,专业选择根据家庭需求。
批次排序
根据各学校所在的录取批次填报,每批的第一志愿只可报公办高中公费或民办高中,其余各批志愿由考生自行选择所填报学校的顺序。
具体填报建议
如果有8个志愿,前两个可以填冲一冲的学校(双一流/一本),中间四个填二本(最好挑招收人数多的专业),剩下两个填民办保底。
如果不够8个志愿,就按照学校的等级排列志愿。
建议
综合考虑:在排序时,既要考虑自己的喜好,也要考虑学校的录取概率和专业的热门程度。
合理梯度:确保志愿之间有一定的梯度,避免所有志愿都集中在同一层次的学校。
优先级明确:明确自己的优先级,合理分配志愿顺序,确保既能冲一冲,又能稳一稳,还能保一保。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更加科学和合理地排序高中志愿学校,提高录取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