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填报方式
专业(类)+院校:部分省市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直接被录取到所选的专业(类),不涉及服从调剂。
院校+专业组:部分省市采用这种方式,学生首先被录取到专业组,然后在组内选专业。若填报的专业都未被录取且选择“服从调剂”,则会在组内调剂专业。
投档规则
平行志愿:所有新高考省份的普通批次均采用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即“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
顺序志愿:部分提前批次或特殊类型招生采用顺序志愿投档规则,即按志愿填报顺序投档。
注意事项
查阅招生计划:考生应仔细查阅高校招生计划,了解各专业的录取要求等。
设置志愿梯度:考生应合理设置志愿梯度,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兴趣,采取“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
服从调剂:考生应慎重考虑是否服从调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关注填报通知:考生应及时关注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志愿填报通知,注意填报时间。
其他相关信息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符合报考条件的高职院校考生需参加职业技能适应性测试,志愿设置和填报时间由高职招生院校确定。
普通高中和职教高考班:共设4个平行志愿,考生可在普通高中学校和职教高考班中选择1-4个志愿学校进行填报。
志愿填报时间:第一次实行考后估分填报,时间为6月28日-7月6日;第二次实行知分填报,时间为8月3日-8月4日。
这些规则和建议旨在帮助考生更加科学、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确保能够被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录取。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仔细阅读相关政策和高校招生章程,充分了解各个学校和专业的录取要求,合理规划自己的志愿顺序和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