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报考志愿时,考生和家长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以下是一些关键问题:
基础信息
考生所在省份
考生性别
高考总分大致区间
平时总成绩
选科情况(物理或历史 + 化学、生物、地理、政治)
本省特招线和本科线
职业发展方向与院校层次偏好
毕业后主要发展方向意向(如从商、从政、做技术)
对院校所在地域的倾向(经济发达地区、一般经济发展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无特别偏好)
对学费承受能力的要求
志愿填报策略
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喜欢的城市、专业、学校)
排名的重要性大于分数,对比去年分数参考意义不大,要对比最低录取排名
查找学校官网,了解学校实际情况
如果能上重点大学,即使不喜欢专业也先硬着头皮上,进校后转专业或逼自己读
具体填报细节
自己在全省的排名和同分数段的人数
心仪大学的提档线
-想去哪个城市、学习什么专业
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平行志愿要拉开档次
冷门热门专业要均衡
省内省外相结合
同意调剂是否是一个坑
学校分数级差和专业分数级差
其他注意事项
名牌大学并非都是优势专业,要综合考虑高校和专业
仔细阅读招生章程,了解各高校招生政策
提前批的特点和适合哪些考生
走访和询问志愿填报专家,对大学背景专业设置、报考政策等有全面的了解
以上问题可以帮助考生和家长更全面地了解报考志愿的情况,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建议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多做功课,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并结合自身情况和目标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