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征集志愿的规律

好奇百知 · 2024-12-26 00:28:19

高中生征集志愿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办学位置偏远的高校: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考生可能对这些高校不够了解,导致报考人数低于招生计划数,从而在正常录取过程中未能录取满额,参加征集志愿。

招生计划较少的专业:

招生数量少,考生不敢报考,导致这些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出现大幅波动,甚至没有考生报考,因此容易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之中。

非优势专业或特殊要求专业:

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一般为学校的非优势专业,或者是对考生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如对性别有限制、对单科成绩有要求或对考生身体条件有要求的专业。

实力不错的高校也可能超退:

有些高校虽然实力不错、知名度高,但由于考生报考人数不足或其他原因(如超退),也可能需要通过征集志愿来完成招生计划。

征集志愿的投档规则:

征集志愿多采用平行投档方式,按照“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进行投档。省录取场将参与征集志愿的全部考生分文、理科依据投档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再从高到低遵循考生填报的征集志愿,按照1:1的调档比例投向高校。

填报征集志愿的条件:

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必须是成绩达到拟填报院校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符合院校与专业报考条件且档案为“自由可投”状态的未录取考生。已被录取的考生和不符合批次条件的考生无权参与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的时间:

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非常关键,一般会在高考录取结果公布后不久开始,并持续数天至一周左右。考生和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官方渠道的信息,以免错过填报时机。

综上所述,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时,应关注办学位置偏远、招生计划较少的专业,以及非优势或特殊要求的专业。同时,要注意填报时间和条件,合理安排志愿的填报顺序,以提高被录取的机会。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