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按志愿录取的方式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分数优先:
系统将考生按高考文化总成绩(含各类政策加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同分考生的位次确定依据是:依次比较语数总分、语或数单科最高分、英语分数、首选科目分数、再选科目最高分、再选科目次高分和志愿顺序。
遵循志愿:
在分数优先的基础上,系统会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即从考生的第一志愿开始,如果第一志愿学校统招有计划则录取;若统招已录满,再看有无指标生计划,有计划且该考生具有指标生资格则按照指标生录取;如指标生计划也已录满再进入第二志愿进行检索录取。如果第一志愿无剩余计划又无指标生计划,则直接检索第二志愿学校,以此类推。
一次投档:
系统在检索某个考生的志愿时,会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从第一个志愿开始依次进行检索,如果当前志愿提档名额已满,进行下一个志愿的检索,依次类推,直至检索至某个志愿提档名额未满时,随即停止检索,进行该志愿的投档。一旦投档成功,后面的所有志愿全部失效,除非考生因其他原因录取失败而退档,这时才会进行征集志愿或进入下一个批次。
不再补档:
正式投档后,不会再补充投档。只有在院校未录满的情况下,才会组织征集志愿。
此外,高中录取不仅仅依靠成绩,还可能考虑其他因素,比如特长生加分、地域优先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最终的录取结果。
建议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将自己的心仪学校和专业按照优先级顺序填报,同时要了解各学校的录取名额和条件,以提高被录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