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志愿想要录取,可以遵循以下几点建议:
从自身成绩与排名出发
仔细分析自己的成绩及在全省的位次排名,而不是仅依赖高考分数。位次相对稳定,更能反映你的真实水平。
尽量将志愿个数填满
多一个志愿就多一份保障。若因分数高而只填报了几所院校,可能会因各种原因未被录取,且志愿数未填满而落榜。
尽量勾选专业调剂
如果你达到了院校分数线但未达到专业分数线,学校会看是否勾选专业调剂。未勾选则可能直接退档,退档通常意味着落榜。
采用“冲稳保”梯度策略
平行志愿数量较多,填报时要有梯度,按照“冲稳保”的顺序择校。冲刺的院校数量要慎重,尽管适合捡漏,但风险也极大。
提前了解清楚各专业选科要求及报考要求
新高考专业录取有选科要求,不符合要求的考生不能被录取。特殊院校可能有体测、面试、政审等特殊报考要求。
坚持分批次择优录取
分批次划定普通高中录取最低分数线和该批次各校录取线,按照招生计划、考生成绩和志愿依次检索投档。
注意模拟投档和确定投档比例
正式投档前,考试院会组织模拟投档,让学生提前熟悉报考流程。高校会根据模拟投档结果调整招生计划。
知己知彼
除了政策法规外,还要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包括学校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专业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情况等。
用好“一个分数”
高考总分是选报志愿的根本参照,尽量做到不浪废分或少浪废分。通过将今年的高考总分换算成往年的等位分进行比对分析,从“线差”和“位次”的角度进行比对,最后对院校进行准确定位。
抓住“两个重点”
院校和专业是志愿选报中的两个重点,而专业又是重中之重。结合这两个要素进行具体选择。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有效提高报志愿被录取的几率。希望这些建议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