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高中招生志愿书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和规划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准备阶段
在中考之前,与老师沟通,了解填报事项,并咨询老师的专业建议。
仔细阅读《考生报名志愿草表》的填写说明,确保信息填写准确无误。
填写步骤
纸质填报单填写:
填写孩子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准考证号码等基本信息。
志愿分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第一志愿享受指标生份额,需慎重填写。
网上填报:
登录省招办指定的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是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
阅读并同意《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
修改初始密码以确保账户安全。
选择批次并填报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
注意事项
结合选考科目、高考分数及位次情况划定目标院校及专业范围:
根据自身分数、排名位次和选考科目,限定目标院校和专业范围,缩小选择难度。
“拉开梯度”和“冷热搭配”:
填报的每批次学校之间要拉开梯度,每个学校的专业也最好拉开梯度。
学校里面的专业既要有热门,也要有冷门,冷热一定要搭配。
“服从调剂”:
在专业最后一栏填写“服从调剂”,以防分数够了学校提档线,但够不着专业的录取线,导致被退档。
兼顾地域:
考虑地域性不一样的高校,分数也不一样,整个志愿体系有梯度,录取时风险会大大降低。
实事求是原则:
认清自己的定位,根据模考成绩和全市排名,合理填报志愿,避免过高或过低。
第一志愿“跳一跳”原则:
第一志愿可以冲一冲,填报最想去的学校。
第二志愿“稳一稳”原则:
第二志愿根据自身能力,填报能够考上的高中。
第三志愿“保底原则”:
第三志愿要填报一个发挥失常也能上的高中,确保有高中可上。
其他建议
根据位次确定大学,采用排名法进行定位。
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填报前要对兴趣、能力和性格有全面了解。
按照“冲稳保”原则,初步选定能报读的学校,目标学校的数量要适当多于志愿表上可填志愿学校。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填写高中招生志愿书,提高录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