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分数线骗局

怀来教育君 · 2024-12-25 03:08:02

大学分数线骗局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提前查分骗局 :诈骗分子会发送虚假广告链接,声称可以提前查询高考成绩,要求考生和家长填报身份证、准考证等相关信息,并交纳一定的查询费用。实际上,高考成绩在公布前是严格保密的,任何声称能提前查分的都是骗局。

内部信息骗局:

有些不法分子谎称掌握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或提供所谓的“内部信息”,利用这些虚假信息诱导考生和家长,从而实施诈骗。

投档录取骗局:

个别人谎称只要“投档”就能“录取”,不管考生是否符合投档条件。实际上,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严格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进行,省招生办公室在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按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提供考生电子档案给高校,高校再根据招生章程提出录取或退档意见。

内部名额骗局:

不法分子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名额”“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等,即使考生未达到录取分数线,也可以直接协调办理入学。实际上,教育部明令禁止擅自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或调整招生计划,所谓的“内部名额”是不存在的。

低分高录和降分补录骗局:

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征集志愿信息,误导家长,声称可以通过“低分高录”“计划外补招”“降分补录”等方式录取考生。实际上,省级招办不得违反投档工作程序或在政策之外降低标准向有关高校投放考生档案,也不得违反规定的招生程序降低标准录取考生。

花钱买分骗局:

有些不法分子声称可以通过花钱买分的方式帮助考生进入高校,有的甚至承诺办理不成全额退款。实际上,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费用,也不存在内部关系或交钱就能上的情况。

虚假宣传骗局:

有些招生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宣传手册等方式,向学生和家长介绍所谓的招生项目和培养方案,并给出各种承诺,误导家长认为低分也能读本科。

伪造文件骗局:

有些不法分子会伪造高校招生文件、印章等,假扮高校招生人员,向考生和家长收取费用,最终导致家长和学生上当受骗。

建议

考生和家长在高考结束后应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成绩,不要轻信任何提前查分或内部信息的承诺。

了解高考录取政策和流程,明确录取标准和程序,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

对于任何需要交纳费用才能录取的情况,一定要保持警惕,谨慎甄别其真实性。

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报案,避免损失扩大。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