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选科赋分规则如下:
等级划分
选考科目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每个等级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赋分区间
每个等级对应一个固定的分数区间。例如,A等级为86-100分,B等级为71-85分,依此类推。
赋分公式
赋分公式为:R/r = (A - T) / (T - a),其中R为原始分数区间最大值与原始分之差,r为原始分与原始分数区间最小值之差,A为赋分区间最大值,a为赋分区间最小值,T为赋分成绩。
具体计算步骤
将考生的原始成绩按照从高到低排序,并划分为相应的等级。
根据每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采用等比例转换规则,将原始分转换到相应的等级分数。
四舍五入取整,得到考生的最终赋分成绩。
示例
假设某同学的化学卷面成绩为75分,按照等级划分,他可能被划分为B等级。根据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82-61分),使用赋分公式计算,可以得出他的化学赋分成绩。
注意事项
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而是根据考生在全省该科目的排名来确定最终得分。
赋分过程中,缺考、零分考生不计入转换基数,违纪或作弊考生虽然计入转换基数,但转换后的成绩按零分计。
通过以上步骤和规则,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考生在选科中的赋分成绩,从而确保不同选考科目的考生在分数上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