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模式主要有两种:
“3+3”模式
定义:该模式取消了传统的文理分科,学生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个科目中自主选出3科作为考试科目。
特点:
成绩构成: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成绩加上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
选科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选择科目,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注意事项:部分高校专业会对选考科目有特定要求,例如必须选修物理科目等。
“3+1+2”模式
定义:该模式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以及物理和历史中选择的1门首选科目和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中选择的2门再选科目。
特点:
成绩构成: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成绩加上1门首选科目成绩(原始分)和2门再选科目成绩(等级赋分)。
选科限制:学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再从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
组合多样性:该模式下共有12种选科组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组合。
建议
学生应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选科模式。如果对某一学科有浓厚兴趣或未来希望从事相关职业,可以选择“3+3”模式,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如果希望选择专业覆盖面更广的专业,可以选择“3+1+2”模式,并在首选科目上做出选择。
了解各高校的选科要求,选择科目时要考虑未来报考的专业是否有特定的选科要求,以确保能够顺利报考心仪的专业。
关注等级赋分制度,了解等级赋分对最终成绩的影响,合理规划选科,以提高总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