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历次改革时间如下:
2008年:
浙江进行了小范围的考试科目高考改革,英语听力、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实行平时考试,考生每科可参加2次,并自主选用考试成绩。
2009年:
浙江高考科目进行分类,考生可在三大批次中自主选择。
2011年:
浙江高考招生率先尝试“三位一体”,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012年:
浙江开始全面深化高中新课改,推行学生选课和走班制教学,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必修课进行分层教学,并实行弹性学时。
2014年:
浙江与上海同时被列为全国高考改革首批试点,开始实行新高考改革。
2015年10月:
开始实施选考科目多次考试。
2016年10月:
开始实施外语科目多次考试。
2017年:
浙江新高考全面实施,取消文理分科,实行“3+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加上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2020年:
高中学考按年级定时定科统一安排,同一年级统一科目统一时间开考。
2021年1月起:
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从2年有效改为当年有效。
2023年:
语文、数学和外语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2024年:
浙江率先启动实施的高考招生综合改革任务全部顺利完成,标志着浙江新高考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这些改革措施旨在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促进教育公平和科学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