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科走班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自主选课原则
学生有权自主选择科目,不得强迫学生进行学科组合选择。
学生可以在高考报名前更换选择科目。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选课的科学指导,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充分了解高校专业设置和科目选择要求。
学校管理规定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高中学校规范组织开展选课走班教学,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学校需建立完善选课走班教学管理配套制度,包括学分设置、课程安排和走班办法等。
学校要改革单一行政班管理模式,建立适应选课走班教学要求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评价制度。
学校要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帮助学生形成适合个性特点的课程修习方案和人生发展规划。
严禁提前选课走班,确保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管理。
工作保障措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高中学校要对学校课程资源、校舍数量、师资配备、设备设施等进行测算分析,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制定具体整改措施,确保选课走班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学校要根据政策要求,做好学校条件保障和管理保障,如解决大班额问题,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等。
监督检查力度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选课走班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管理,加强对教师调配、学生选课、班级编排、课表编制、学生管理、学生评价、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统筹力度。
选课时间与流程
高一年级第一学段结束进行数学、外语两科的校本课程选课走班。
高一年级第一学段结束,进行学业等级考试科目“六选三”的第一次模拟,第三学段结束,进行学业等级考试科目“六选三”的第二次模拟。
高一第二学期末组织学生进行正式选课。
生涯规划教育
学校要落实《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纲要》,在高一年级开设发展指导课程,进行职业、专业倾向性测试,提供科学数据,并为学生提供个别化与团体化的咨询服务。
对高一班主任、导师进行相关生涯规划教育的培训,使其了解学。
教学班管理
选课走班原则上在同一年级内进行,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选修课程自主填报选择志愿,学校根据学生志愿并结合师资与场地条件组建教学班。
选修课程教学班管理实行课程导师负责制,课程导师由教学班任课教师担任。
教学班实行走班小组制管理,学生在课程第一讲前固定座位,确定教学班教学座位表,每次教学中学生座位不允许随意调换。
课程表编排
教务处编排出选课走班课程安排表,发放给学生,学生根据年级的课程安排形成个性化的个人课程表,并按照学校安排的时间、地点进行学习。
同一走班单元同时排课原则,确保同一走班单元的学生必须同时走班,同时上同一节课。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选课走班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同时保障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