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观点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
大学生普遍认为国家利益应置于首位,认同“公”的重要性,并认为没有“公”就没有“私”。
他们强调在道德行为中,应该兼顾公私,认为奉献和索取应大体平衡,付出和报酬应大体相等。
义利观
多数学生接受“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理解并推崇无私奉献的精神。
受市场经济影响,他们强调个人的功利和实惠,认为在道德行为中至少要体现“互利”。
和谐道德观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强调个体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心理,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们追求与自然、社会、集体的和谐融合,倡导相互尊重、合作的关系,并形成善待自然的道德观。
文明素质
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注重个人文明素质,如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道德行为。
这些道德观点反映了大学生在当代社会中对于道德问题的思考和价值取向,既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也融合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