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职业大学的措施包括:
将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作为考核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
完善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建设咨询组织:
集聚教育、科技、产业、经济和社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经营管理者。
建立统筹协调推进机制:
教育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推动行业企业积极参与。
制定人才需求、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三张清单”:
省级党委和政府健全落实机制。
支持地方建立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机构:
整合相关职能,统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将符合条件的职业教育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算内投资等的支持范围。
完善本科学校招收具有工作经历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办法。
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发展职业教育。
探索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 地方政府可以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生均经费等相关经费标准和支持政策,对非营利性民办职业学校给予适当补助。 中央财政进行引导和推动,地方投入为主,积极吸纳社会、企业资金。 包括优先安排招生录取批次、鼓励单独招生试点、保证生源质量、灵活设置专业、扩大跨省招生规模、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助学力度等。 包括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探索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等。 建设公共管理平台,健全组织机构,建立信息采集与绩效监控系统,保证改革试点取得实效。 通过教育部高校设置审批后,由财政一次性给予办学经费补贴,支持企业参与合作共建。 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引导职业院校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坚持地方为主,落实分担责任,吸引企业参与,强化资金管理:
完善政策措施,支持示范院校的改革试点工作:
改革示范院校办学机制,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管理,创造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支持申办本科高校:
支持职业院校与产业紧密对接:
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双优”“双高”建设
。
加大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资金支持力度:
拓展资金支持渠道,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长期贷款。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制定支持职业教育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激励政策的具体举措。
支持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提升办学层次:
包括拓展办学空间、支持新老校区建设、办理不动产权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等。
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职业大学的发展,提升其教育质量和社会适应性,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