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特点主要包括:
自我意识的觉醒: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过渡阶段,自我意识显著增强,开始关注内心世界,对兴趣、能力、价值观进行深入探索。
自我评价的波动性:
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可能表现出自信与满意,也可能有困惑和不满。
自我同一性的追求:
大学生追求对自己身份、角色和价值观的清晰稳定认识,以保持内心稳定和自信。
社会比较的敏感性:
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容易受他人评价影响。
自我发展的主动性:
大学生在自我认识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通过反思、内省、交流等方式调节行为和情绪。
自我体验的强烈与敏感:
大学生自我体验强烈,有时带有直觉特点,有强烈的自尊需求。
自我控制的愿望与能力:
大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影响,学会控制情绪和行为,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
自我认识的独立性:
自我意识发展趋于稳定,表现出独立性。
自我认识的矛盾性: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体自我与社会自我的矛盾,多数大学生向积极方面转化。
自我认识的片面性与盲目性:
自我评价有时存在盲目性、肤浅性、片面性,自我体验有时有自负心理。
以上特点反映了大学生在自我认识过程中的积极性和探索性,同时也指出了他们在自我评价和控制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大学生在面对这些特点时,需要学会理性地看待自己,不断提升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