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

安娜老师 · 2024-12-25 17:28:16

公务员考试中涉及的经济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需求与供给

市场需求:指市场对某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形成市场需求有两个必要条件:消费者有此需求及消费者有购买能力。

影响需求的因素:价格、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相关商品的价格、预期等。

供给量与供给的变动: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国民收入与分配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初次分配: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为第一次分配,表现为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等。

二次分配:指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进行的再分配。

三次分配:指企业、社会组织、家族、家庭和个人等基于自愿原则和道德准则,通过慈善、公益方式对资源和财富进行的分配。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和增税)。

货币政策:央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利率和汇率等手段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利率政策。

市场体系与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三大支柱。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国际经济关系

世界贸易组织(WTO):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的国际经济组织,旨在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企业财务管理

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短期成本包括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长期成本包括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指企业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规模不经济指企业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本增加的倍数。

社会保障与税收

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等,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税收: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三个特点。我国税收分为中央税、共享税和地方税。

这些知识点在公务员考试中经常出现,建议考生重点掌握,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