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大学骗局通常涉及以下几种类型:
假冒学校名称
骗子会使用与知名学校相似的名称,如“中国邮电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等,误导学生和家长。
虚假办学资质
有些机构并无合法的办学资质,却在网上宣传,甚至伪造教育部网站截图来增加可信度。
冒充学校工作人员
在新生报到期间,骗子可能冒充迎新人员,骗取钱财或推销假冒伪劣物品。
骗子也可能冒充学校老师或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要求学生转账汇款。
网络诈骗
骗子可能通过电话、社交媒体等方式,冒充学长学姐或老师,发布虚假信息诱导学生转账。
也可能发送钓鱼链接或邮件,窃取学生的个人信息和财务信息。
虚假兼职招聘
提供免费兼职平台或要求先缴纳押金等,诱骗学生交纳钱财。
虚假购物和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
通过非官方渠道或诱导学生取消正规订单,骗取钱财。
冒充熟人
骗子可能冒充学生的亲朋好友,以各种理由要求紧急汇款。
虚假征信类骗局
冒充银行或金融机构客服人员,谎称学生信用有问题,要求注销服务或账号。
防范这些骗局的措施包括:
核实学校名称和资质,避免被假冒名称所误导。
不要轻信陌生来电或社交媒体上的陌生联系人。
对于要求预付款、提供个人信息或财务信息的请求要格外小心。
谨慎参与网络兼职,特别是需要预先支付费用的。
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商品和服务,避免私下交易。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轻易透露给不可信的人或机构。
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学校相关部门或警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