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审查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遵纪守法情况:
包括学生是否遵守校规校纪,例如是否经常逃课等不遵守校规的行为。
社会公德情况:
学生是否遵守社会公德,是否有不良影响的行为。
学业成果:
包括学生在学期间的成绩、获得的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课程取得情况:
核对学生是否完成并取得专业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相应的考试成绩。
学位要求:
确认学生是否满足学院的学位要求,包括完成学业、参加学术活动等。
毕业论文:
审核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情况及成绩。
学籍异动:
确认学生是否有过学籍异动,如休学、退学等情况。
行为合规性:
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是否合规,包括是否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是否有违纪处分等。
政治审查:
主要强调考生本人的思想进步、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审查内容包括本人的政治历史及其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以及在重大事件中的主要表现。
其他要求:
可能还包括一些制度性要求,例如学生是否服从校规校纪、参加学校通识教育、能够内外兼修等。
这些审查内容旨在确保学生符合学校的各项要求,包括学业成绩、行为规范和品德修养等方面。不同的审查环节可能侧重点不同,例如入学审查可能更侧重于学业成绩和基本信息的核实,而毕业审查则可能更关注学业成果和学位要求的满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