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在211高校中的排名从前10滑落到了20-30名之外,主要原因是地理劣势、资金短缺和错失合并机遇。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虽然仍是顶尖211,但与昔日辉煌相比有所退步,主要原因是行业周期、转型不够彻底。
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曾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骄傲,但随着纺织行业的衰落,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威望已大不如前。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在评选211工程大学的过程中经历了曲折,尽管保持着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优势,但整体排名下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随着石油行业的衰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影响力已不如以往。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在2024年的排名中跌到了第102位,主要原因是学科的局限性和综合性高校的崛起。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在2024年的排名中位列第104名,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带来的天然局限和师资力量、科研资源的不足。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在2024年的排名中滑到了第103名,主要原因是特色不够突出。
西藏大学:
西藏大学在211大学中排名最后一位,且是唯一一所只在二本招生的院校。
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大学在2024年的排名中位列第221名,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和资源的限制。
延边大学:
延边大学在2024年的排名中位列第211名,主要原因是学科特色和综合实力的不足。
青海大学:
青海大学在2024年的排名中位列第209名,主要原因是学科多样性和社会影响力的不足。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在2024年的排名中位列第128名,主要原因是综合实力不强和部分专业就业率低。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在2024年的排名中位列第111位~150位,主要原因是学科评估结果不理想。
这些排名靠后的211高校在各自的优势领域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但由于行业变迁、地理位置、资金短缺等多种原因,它们的整体排名和综合实力有所下滑。建议这些高校在未来的发展中,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引进,以提升其在国内外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