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中常错的词语包括以下几类:
词义混淆
颠扑不破与 牢不可破:两者都有“坚固,不会被破坏”的意思,但“颠扑不破”侧重于“绝对正确,无可辩驳”,多用于真理、学说、原则、原理或事实等方面;而“牢不可破”侧重于“非常坚固,无法摧毁”,多用于观念、习俗、制度、友情、团结或联盟等方面。
点铁成金与 画龙点睛:两者都有“使文章内容变得出色”的意思,但“点铁成金”原指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的法术,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加上精辟词语,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东鳞西爪与 吉光片羽:两者都有“零碎、不全面”的意思,但“东鳞西爪”侧重“零碎、不全面;零星片段,不完整”,适用范围较广;“吉光片羽”原意指吉光身上的一片羽毛,比喻残存下来的珍贵事物。
望文生义
空穴来风:原意是风从洞穴中吹出,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但常被误用为毫无根据的传闻。
三人成虎:原意是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但常被误用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美轮美奂:原意是形容房屋高大美丽,但常被误用为形容一切美好事物。
对象错位
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但常被误用为其他情境,如友谊、爱情等。
谦词敬词误用
抛砖引玉:自谦之辞,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褒贬颠倒
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等具有中和之美,也比喻处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但常被误用为悲伤过度。
八面玲珑:形容为人处世圆滑,各方面都能巧妙应对。但常被误用为贬义,指处事圆滑、不真诚。
语境不合
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但常被误用为其他情境,如个人努力解决问题等。
近反义词误用
差强人意:表示勉强还能振奋人的意志,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但常被误用为“满意”。
重复使用词语
屡试不爽:表示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但常被误用为“每次试验都不错”。
通过以上列举,可以看出公务员考试中常错的词语涉及词义混淆、望文生义、对象错位、谦词敬词误用、褒贬颠倒、语境不合、近反义词误用以及重复使用词语等多个方面。建议考生在使用这些成语时,仔细辨析其准确含义和适用语境,避免因误用而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