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大学经历过迁移潮

西东指北 · 2024-12-26 00:45:09

华北电力大学 (原北京电力学院):上世纪60年代末,因“京校外迁”政策,从北京市迁至邯郸市,后搬到保定市。

河北工业大学(原河北工学院):1969年从天津市迁至邯郸市,后因新校园建设进度问题搬回天津。

河北工程大学(原河北矿业学院):接替河北工学院,从天津市迁至邯郸市。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上世纪60年代末从北京市迁至邯郸市,后搬到郑州市。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经历了南京、重庆、上海三地的多次迁移。

华东航空学院:

从南京迁至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

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迁至西安。

上海财经大学:

从南京迁至重庆,再到江西,最后定居上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前身苏南工业专科学校,从江苏迁至西安。

上海体育学院:

多校合并的产物,经历了多次搬迁和调整。

中央大学:

1937年迁至重庆沙坪坝,后迁至成都、贵阳,1946年迁回南京。

武汉大学:

1938年迁至四川乐山,1946年迁回武昌珞珈山。

厦门大学:

1937年迁至鼓浪屿,后迁至福建长汀,1946年迁回厦门。

同济大学:

1937年到1946年间,经历了跨9省的搬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69年从北京迁至安徽合肥。

上海交通大学:

1955年从上海迁至西安。

清华大学:

1964年部分专业迁至四川绵阳等地。

北京大学:

1964年部分专业迁至陕西汉中等地。

南京大学:

1964年部分专业迁至湖南常德等地。

复旦大学:

抗战期间迁至重庆北碚,后迁回上海。

北京农业大学:

1970年迁至陕西,后迁至河北涿县,再迁回北京。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1970年迁至重庆北碚,后迁至河北邢台,再迁回北京。

北京林学院:

1969年外迁至云南丽江,后迁至云南下关、安宁,再迁回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

计划从北京市迁至大兴区。

中国矿业大学:

经历了多次搬迁,包括焦作、开封、西安、天水、郑州、苏州等地。

这些大学的迁移往往与国家发展战略、政治环境、经济布局等因素密切相关,反映了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布局调整。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