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中,赋值法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技巧,主要用于简化复杂问题并快速找到答案。以下是关于公务员考试中赋值法的详细解释和应用:
赋值法定义
赋值法是指 人为地给某个未知量赋予一个具体的数值,以替代原有的未知量,从而简化问题的计算过程。
适用情景
A=B×C类问题 :当题目中只给出一个量或所有量都不知时,可以对其中一个量赋值,从而求解其他量。只有分数、百分数、倍数、比例式等题型:
当题目中未给出具体量值,但存在这些比例关系时,可以根据这些比例关系进行赋值。
适用题型
赋值法特别适用于以下题型:
工程问题
行程问题
经济利润问题
溶液问题
几何问题等比例型题型。
赋值原则
在赋值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以简化计算:
赋最小公倍数
:当需要求解的量是多个数的乘积,且这些数有公倍数时,可以取这些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赋值。
赋比例份数:在比例问题中,可以设定一个总量,然后根据比例关系进行赋值。
赋乘法:在A=B×C的关系中,若已知其中一个量,可以赋值为1,从而简化计算。
赋不变的量:如果题目中存在某个量在计算过程中保持不变,可以优先赋值为这个不变量。
示例
工程问题
已知时间T=6天,效率分别为S1和S2,总量为Q。
赋值T=60天,则S1=10,S2=15,Q=60。
求最快三条生产线的效率:S1=10,S2=15,T=60,则Q=S1×T=10×60=600。
经济利润问题
已知第一次开盘平均价格P1=15万元/个,第二次开盘销售额增加了60%,销售量增加了一倍。
赋值第一次开盘时销售量Q1=1,则销售额S1=15×1=15万元。
第二次开盘时,销售额S2=1.6×S1=1.6×15=24万元,销售量Q2=2×Q1=2。
求第二次开盘的平均价格:P2=S2/Q2=24/2=12万元/个。
总结
赋值法在公务员考试中非常实用,能够有效简化复杂问题的计算过程。通过合理赋值,可以迅速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考生应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赋值法,并在实际解题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