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的编制主要分为 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两种。
行政编制
性质:行政编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
经费来源:行政编制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
管理方式:行政编制的管理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依法履行公职,具有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
考编方式:通过公务员考试的人员即为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的人员,主要考试为国考、省考和选调生。
事业编制
性质: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经费来源:事业编制按照经济来源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全额编制经费全部由财政拨款;差额编制部分由财政拨款,部分由单位自筹;自筹自支编制则完全由单位自筹经费。
管理方式:事业编制的管理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进行。
考编方式:通过事业单位招考即可成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比如事业单位联/统考、普通事业单位招考、人才引进、教师、医疗招聘等。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编制类型为 参公事业编制,这类编制实际上为事业编制,但参照公务员管理,工资待遇比一般事业单位好一些,与公务员相当。参公编制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管理方式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总结:
行政编制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主要在党政部门工作,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事业编制是通过事业单位招考进入,主要在各类事业单位工作,经费来源根据单位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参公事业编制是特殊的事业编制,管理和待遇参照公务员。
建议在报考公务员时,考生需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编制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