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面试存在的弊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次颠倒,逻辑混乱:
表现为语无伦次,没有围绕主题进行阐述,思路不清晰,分不清事情的轻重主次,陈述条理混乱,甚至越答越跑题,重点不突出,层次不合理,考官一头雾水。
观点不明确,立场不坚定:
陈述了一大堆,就是没有把自己的观点申明清楚,甚至一会儿支持正面观点,一会儿倒向反面观点,让考官觉得该考生是个立场不坚定、缺乏主见的人。
似懂非懂,生搬硬套:
由于紧张或者准备得不充分,在考场上答辩时想运用平时储备的一些知识点来应对,结果是把这些知识点运用得模棱两可,答不到点子上,造成了机械性的生搬硬套,没有紧扣题目要求,给考官两张皮的感觉,自然就得不了高分。
虚浮夸大,不实事求是:
喜欢把问题说大、说严重点,滥用数字、胡编事例,尤其是编造自己的工作经历,掩饰自己的缺点,给考官造成一种华而不实或不诚信的印象。
话语啰嗦,耽误时间:
不善于表达,言之无物,仅在某一层意思上绕来绕去,话语雷同,口头禅过多,耽误了有限的答题时间,时间到了,还没表述完所想要表述的内容。
情绪紧张,心理素质表现不佳:
过分紧张造成口吃,急于想表达意思但表达不出来,或目光游移不定,甚至大汗淋漓,显得底气不足,且缺乏自信。有的考生一回答问题就失音,说不出话来,最后成绩不得而知。
礼貌不够:
当考官说请坐的时候,部分考生往往会忘记说谢谢,虽然是很简单的两个字,但体现出了一个考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给考官留下没有礼貌的印象。
不认真分析题目,不能紧扣题目答题:
答案并不是从题目出发,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得出来的,答案与题目缺乏逻辑联系。盲目背一些时政热点资料和名言警句、例子,不管题目,反正噼里啪啦背一通考前贮备好的这些素材,妄图炸昏考官。
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没有自己的见解:
中国人普遍存在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低下,这是几千年来儒家文化的短板。在回答问题时,考生往往缺乏自己的见解,只是机械地背诵一些素材。
泄露个人信息:
在面试中无论是故意还是无意地透露个人信息都非常危险,如果被考官发现并认定为作弊行为,将会得零分。考生应该注意,在遇到问题如“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如何劝说,请现场模拟”等情况下,不要使用姓名(包括昵称)、学校经历、工作地点等具体信息回答。
一味追求功利:
如果考公务员的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那么动机就不纯,而且在未来的任职期间也难以抵挡诱惑。这类考生一经考官认定,得分也会大打折扣,很难在考场上脱颖而出。
缺乏政治意识:
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的选调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是必备条件。然而,由于报考者缺乏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他们在回答社会热点话题和最新政策时容易偏执。因此,平时要多进行模拟练习,以提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力。
过于套路、模板化:
面试不是背书,更不是填空题,应该是真诚面对面的交流。有些考生通过学习经验帖子会积累大量的案例素材和面试攻略,甚至会直接背诵各种题目的答案。这种套路化答题方式给考官留下不真诚的印象,难以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水平。
暗箱操作问题:
虽然可能公务员面试的负责人已经在采取各种方法来避免暗箱操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具体的执行过程可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使公平公正的缺失导致政府公信力受到损害。
命题缺乏针对性:
专门的命题小组在设计面试题目时并未对考试单位进行工作分析,没有针对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自行设计,将面试题目已大概固化为综合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计划、组织与协调、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自我情绪控制、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举止仪表八大测评要素。面试题目大多雷同,缺乏对岗位能力的针对性,严谨度不足。
面试官专业性不足:
要想选拔出符合岗位需要,服务人民、国家的合格优秀的公务员,对面试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结构化面试需要面试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要经过专业的面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