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务员考试相较于2020年有以下主要变化:
岗位更偏向应届生
名义上公务员只要符合18-35周岁的条件都可以报考,但近几年国考省考的职位表显示,要求应届生的岗位越来越多,应届生可以报考的职位达到了95%以上,而仅限应届生报考的职位也在逐年提高,现在国考中,差不多过半以上的职位都仅限应届生报名。
基层岗位比例增多
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基层岗位的比例逐年增加,例如浙江省今年招聘的基层岗位相较于去年增加了41%。
学历要求门槛提升
大专生想考公务员已经非常困难,现在国考中几乎没有大专生可以报名的职位,省考里大专可报职位也主要是乡镇基层岗位。本科生想报好点的单位也很困难,一些部委单位起步就是研究生学历以上。
考试更注重考生的政治理论素养
无论是行测还是申论,备考时都要加强时政知识的学习,了解重大战略部署,结合省、市的实际,把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政治素养和能力。
申论作答将告别单打独斗的要点时代
从现象看本质才是高分,找点只是基础。
分级将更为明确
预期更多省市将加入分级分类考试行列,对于已经进入分级分类考试的省份,其考试地点、难度肯定会进一步区分,备考也需要更加全面细致。
降低报名门槛,吸引人才去基层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
严抓政治素养
2021年国考面试中,关于政治理论话题的考查占比明显加大,涉及到了四个意识、两个维护、国家总体安全观等理论性较强的话题。
突出专业专项
部分中央机关和直属机构面试均倾向于自主命题,题目具有相关行业背景和部门特点,题目的针对性更强,岗位匹配性要求更高。
紧跟时代热点
国考面试命题始终紧密结合当前时事热点,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放管服、党风廉政建设等政府治理相关话题,以及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会精神、直播带货、地摊经济等民众关注的社会话题。
更强调反套路
面试命题更加灵活,反套路成为重要趋势。
这些变化表明,公务员招录考试正越来越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对应届生的倾斜以及政治理论素养的考查。建议考生提前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有针对性地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