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师范专业的实习过程中,教学实习是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听课与评议
实习生需要认真听指导教师的课,并记录教师的教授状况及同学的听讲情况。建议至少完成10-15个课时的教案,并讲授8-12个教案。
实习生之间应互相听课并进行课后评议,每次听课和评议都应有详细记录,作为评价实习生表现的重要依据。
备课与试教
实习生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认真钻研教材,编写详细的教案,并在上课前两天提交给指导教师审阅签字。教案一经批准,一般不得自行修改或变动。
实习生应主动征求原任课教师及听课者的意见,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课的类型应力求多样,以增加锻炼的机会。
课堂教学
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课堂教学时数一般不少于6节课,每堂课都必须编写教案,并在上课前两天送指导教师审阅签字。教案一经批准,实习生一般不得自行修改或变动。
实习生应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充分利用教师的讲评,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课后辅导与作业批改
实习生应积极参加指导实验、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和讲评等工作。通过这些活动,实习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组织课外学习活动
实习生应组织课外学习活动,如学术讲座、小组讨论等,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参与教研活动
实习生应参加实习学校的教研及备课活动,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自我反思与总结
实习生应坚持每两周至少完成一篇实习日志,仔细总结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以上步骤,实习生可以在实习期间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