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中,使用案例来支撑论点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申论例子:
真挚为民要捧着良心做实事 例子:
黄大发领着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启示: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的大发精神需要所有党员干部学习效仿,用真情为人民群众做实事。
诚信是企业发展之要 正面例子:
百年老年同仁堂因诚信经营享誉全国,在其门店两侧赫然写到“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诚信经营一直都是同仁堂发展至今的不二法宝。
反面例子:前些年三鹿奶粉因添加三聚氰胺而使自身遗臭万年,企业倒闭。
启示:业无信不兴,诚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因此我们应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诚信习惯,助推企业发展。
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家庭层面的阐释和体现 例子:
山东桓台新城王氏家族,自1541年迎来最早的进士到1903年最后一名举人,这个家族繁盛长达3个多世纪。科甲连第、人才辈出、家业辉煌,历史上涌现出的传统名门大都有明显的家族文化特征和独树一帜的家风。
启示:对当今文化建设和世风改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文化输出工作需借助企业商品的隐形输出功效,拓宽文化输出的广度 正面例子:
著名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影视剧的输出中可谓名利双收,之所以会有如此良好的传播效果,得益于精湛的演绎和细腻的情感,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剧情传递出的韩国人尚礼的优秀品质。
反面例子:中国在国际上较有名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1942》等作品却传递着国人落后、丑陋的中国形象,外国人留下的只是一些负面的文化形象。
启示:为什么同是世界著名影视剧,同是融入文化元素的可谓“翘楚”作品,但给人留下的却是截然相反的内心体验?这提示我们在文化输出工作中需要注重传递正面的文化价值观。
城市的建设与管理需要发挥“有之利” 例子:
以某城市为例,通过优化交通规划、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等措施,成功改善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启示:发挥好了“有之利”才能建设管理好城市。
以水为师可以益仁 例子:
向水学习其柔和、包容的特质,可以帮助人们培养更高的仁德情操和人际交往能力。
启示:只有向水学习才能提高仁德情操。
建设主流道德需要我们学习模范勇于担当的精神 例子: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生徐砺寒和最美公交司机吴斌,在面对责任和危险时,都表现出了勇于担当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启示:要大力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形成这种勇于担当的良好风气,促进全民道德水平的提升。
这些例子展示了如何在申论中通过具体案例来支撑和阐述论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希望这些例子能对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