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虚词总结如下:
本来
强调理应如此,常与“就”连用。
表达发现过去不懂得或对状况有所认识。
逐渐
一般表达自然而然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用于故意识有环节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偶尔 (偶而):
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常常”相对。
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跟“必须”相对。
一起
表达同步,侧重点是时间。
可以表示同一处所或动作行为的方式。
以至
一般表达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
表达事物发展的成果,一般指不好的成果。
往往
是对到目前为止出现的状况的总结,有一定规律性,不能用于主观愿望。
可以用于未来的事情,但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状况、条件、结果。
常常
单纯指动作的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愿望。
用于未来事情时,没有“往往”的限制。
才
表达动作已经实现,并强调实现得很晚。
“再”表达动作尚未实现,但将于某时实现。
又
用于已经实现的动作或状态。
“再”用于未来将要实现的动作。
一概
用于告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已经
表达事情完毕或时间过去。
“一经”表达只要这样说了或这样做了,接着就会产生对应的结果。
一直
表示动作、行为连续进行,中间没有停顿,着重指动作的连续性。
例如:“自上小学以来,他一直是学校的三好学生”。
一向
表示某种行为习惯很久以来始终不变,着重指行为习惯的稳定性。
例如:“他一向十分好客”。
乃至
比“以至”强调的程度重,多用于书面语。
例如:“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敬仰他”。
虽然
表示转折关系,引出与前面内容相对立的情况。
例如:“虽然天气很冷,但他仍然坚持跑步”。
但是
表示转折关系,引出与前面内容相对立的情况。
例如:“虽然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从不放弃”。
然而
表示转折关系,引出与前面内容相对立的情况。
例如:“然而,事实却与他所说的完全相反”。
即使
表示假设的让步关系,引出假设的情况。
例如:“即使你遇到了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下去”。
如果
表示假设条件关系,引出假设的条件。
例如:“如果你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
因为
表示因果关系,引出原因。
例如:“因为天气原因,原计划不得不推迟”。
所以
表示因果关系,引出结果。
例如:“所以,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只要
表示条件关系,引出条件。
例如:“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只有
表示条件关系,引出条件。
例如:“只有经过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除非
表示条件关系,引出条件。
例如:“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请假”。
无论
表示条件关系,引出条件。
例如:“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