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时期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到关于高山、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感知乐曲的高妙。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霓裳羽衣曲:
相传是唐玄宗改变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颦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后庭花:
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靡靡之音。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关山月:
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行路难:
古曲,多言世路艰辛及离别伤悲之情。唐李益《从军北正》:“天山雪后海风残,横笛遍吹《行路难》。”
梅花落:
曲调名。
《幻想交响曲》:
是法国音乐家柏辽兹的代表之作,该曲把守交响曲进入浪漫主义的第一个关口,也打破一般人认为“法国人不擅创作交响曲”的观念。
中国古代五声音阶:
宫商角徵羽如果按音高排列,即为1 2 3 4 5。
被誉为是“音乐的女大祭司”的钢琴家:
是马尔塔·阿格里奇。
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
是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
是《碣石调-幽兰》。
富有激情、质朴刚健的京剧“麒派”唱腔的代表人:
是周信芳。
歌剧《洪湖赤卫队》:
描写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只活跃在地方的赤卫队,在党的领导下同派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故事。
乐器八音:
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
五音:
指的是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在首调唱名的“do、re、mi、sol、la”。
标准音:
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是每秒钟振动440次的a音,即以小字一组的a为“标准音”。
这些常识题目涉及中国古代音乐、西方音乐史、音乐理论等方面,是公务员行测复习中可能出现的知识点。建议考生平时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以应对考试中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