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名词包括: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筛选应聘国家公务员的应征者所进行的一年一度考试。招考条件相对严格,一般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历届毕业生,部分职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和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考试时间通常集中在每年10-11月份。
省考:
以各省为单位,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及省公务员局组织的公务员招录考试,为省、市、县、乡四级机关招录公务员。题量与考试难度方面,国考难度更大,题量也更大;省考难度相对较小,题量也较少。
多省联考:
多个省市自治区共同举行的、统一考试时间,称为联考。
三支一扶:
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三支一扶没有编制,一般服务期是两年,期满后可再续一年,期满后就要离开。
项目生:
指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村村大学生计划”且服务期满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
通货膨胀:
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应不小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连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不小于社会总供应。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这是国家发展的五个方面,也是公务员考试中经常涉及到的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这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这是公务员应当遵循的工作原则,也是公务员考试中常会考到的政治术语。
这些名词和概念在公务员考试中经常出现,建议考生认真理解和掌握,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