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老师面临的“非升即走”政策是指,新聘任的教师如果在一定期限内未能晋升到更高的职称或岗位,将面临不再续聘的风险。这种政策在不同高校有不同的实施方式和期限,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情形:
晋升要求
新聘任的常规副高岗位教师,如果在6年之内未能晋升至正高及以上岗位,将面临转入专职科研岗、实验工程岗或接受不再续聘的选择。
岗位转换
有的学校允许未能晋升的教师转入行政、后勤、保安等其他岗位。
试用期延长
“非升即走”实质上是延长了大学教师的试用期,如果教师未能完成合同约定的目标,学校可以选择不续聘。
淘汰机制
该政策被一些教师形容为“淘汰的游戏”,意味着教师如果不达到学校的晋升标准,就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
改革影响
“非升即走”政策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反映了教育理念和教师管理方式的变化。
实施范围
清华大学自1993年提出“非升即走”方案后,该政策逐渐在各大“双一流”大学中普及,甚至江西省计划在2018年对教授以下的教师实行此制度。
这些政策反映了高校对教师绩效和晋升的严格要求,旨在通过竞争机制激励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然而,这种制度也可能对教师造成压力,影响他们的职业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