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考试中引用古文,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还能体现考生的文化底蕴和对古代智慧的深刻理解。以下是一些适合在公务员考试中引用的古文名句及其出处和释义: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出处:
宋代朱熹《春日》
释义: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出处:
《论语》《道德经》
释义:不要被蝇头小利诱惑,因此失去操守、坏了大事、忘了大义。不要被五光十色的外界所诱惑,不要被欲望牵着走,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处:
《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释义:梅花香从苦寒中散发出来,比喻人只有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就。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出处:
《礼记·大学》《周易》
释义: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天行健,自强不息。 出处:
《周易》
释义: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应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止息。
术业有专攻。 出处:
韩愈《师说》
释义:学问和技艺各有研究方向,每个人只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
枕戈待旦。 出处:
《晋书·刘琨传》
释义: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出处:
韩非子
释义:一个小小的蚁穴可能导致整个大堤的崩溃,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处:
《论语》
释义:经过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比喻有品德的人、意志坚强的人,在困境中依然能够坚守节操。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出处:
《论语》
释义: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但未来的还可以努力追求。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出处:
《孟子》
释义:好的时机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团结。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出处:
《孟子》
释义:行为符合道德准则的人会得到众多的帮助,行为违背道德准则的人会得到很少的帮助。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出处:
《中庸》
释义:做任何事情,如果有充分的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出处:
《史记》
释义:聪明人考虑千次,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考虑千次,总会有一次正确。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出处:
《文心雕龙》
释义:通过弹奏千首乐曲才能懂得音乐,通过观察千把剑才能识别剑的好坏。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出处:
唐代杜甫
释义:写诗做文章是千古之事,得失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明白。
这些古文名句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在公务员考试中能够体现出考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引用时,建议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适当的解释和阐述,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