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中文史常识部分主要考察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文学、艺术、哲学、法律、地理、科技、社会习俗等多方面的了解和掌握。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考试中的知识点:
重要历史人物及其成就
康熙皇帝的庙号是“圣祖”。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
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创造了“楚辞”。
李白,被誉为“诗仙”。
杜甫,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文学作品及其作者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作品。
《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艺术形式及其起源
评剧起源于北京农村流行的“对口莲花落”。
“二人转”是东北曲艺。
天文与地理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的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人造结构。
科技发明
中国四大发明包括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
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由古埃及人制定。
社会习俗与称谓
“桑梓”代指家乡。
“桃李”代指学生。
“社稷”和“轩辕”代指国家。
政治与法律
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中,刺配是一种代表性刑罚。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法律。
经济与贸易
中国丝绸之路是古代重要的贸易路线。
其他知识点
袈裟为什么也叫百纳衣?由许多块布补缀而成。
“山外青山楼外楼”在原诗题临安邸中的下句是“西湖歌舞几时休”。
电子计算机发明于1946年。
以上是一些可能在公务员考试文史常识部分出现的知识点,建议考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文章和资料,以及参加培训课程和模拟考试来加强记忆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