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考试中,抄材料是一个重要的技巧,但如何有效地抄材料却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抄材料的建议:
直接摘抄观点句和现象描述型材料
观点句+现象/描述型材料:这类材料可以直接摘抄。例如,如果材料中提到“城市水系是廉价、有效地净化污水的场所”,那么可以直接摘抄“城市水系是廉价、有效地净化污水的场所”作为关键词。
提取并列结构型材料的关键词
并列结构型材料:这类材料通常包含多个并列的关键词或短语。需要通过对句式的推敲,确定一个核心关键词,然后总结其他关键词。例如,如果材料中提到“陈老师讲课生动、重点突出、条理性强”,那么可以总结为“讲课水平高”。
关注案例型材料
案例型材料:在写作过程中,案例型材料是分论点论证的重要素材。需要找到与分论点相契合的材料,重点抓住案例的主体、背景、做法和结果四个部分,并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加工。例如,描述廖俊波的事迹时,可以补充其扶贫地区的背景、具体做法和取得的结果。
处理数据型材料
数据型材料:不建议直接将数字原封不动地呈现在作文中。可以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概括、转换表述方式,以增强论点的呈现效果。
注意逻辑和层次
逻辑的体现:材料可能是分层的,需要学会给资料分层次,提升层次感。同时,注意总括词的使用,虽然这些套路不能直接提高分数,但可以通过多读、多总结积累一些优质词汇。
抓住关键词和表达观点的句子
关键词:关注材料中的规范性表达、观点句和关联词所引导的句子,这些内容可以作为答案直接摘抄。
规范和简洁
规范性表达:注意使用高度概括性的词语,如“协调、联动、合力”等,这些词语通常出现在段落首尾句,起到概括或总结的作用。
案例引用语言:在引用案例时,要注意语言简洁,避免照搬材料,可以使用比喻词、四字词语等进行换词。
案例分析的多样性
案例分析:在分析部分,建议使用不同的论证方式,如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例后解说法等,以增加文章的多样性和深度。
避免过度依赖抄袭
综合素养:虽然抄材料是一种技巧,但考试的目的是评估考生的综合素养,而非抄袭能力。因此,掌握材料的理解和运用,才能真正得分。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公务员考试中更有效地抄材料,提升申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