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类公务员考试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在公安岗位所需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三个方面。
职业素养:
主要测查报考者的政治素质、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认知水平。
基础知识:
主要测查报考者掌握有关法律和公安基础知识,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包括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公安基础知识等。
基本能力:
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有关执法勤务活动中,正确观察、判断、分析案(事)件,严格守法、规范执法,有效沟通协调,妥善应对处置的能力。这涉及群众工作能力、办理刑事案件能力、办理治安行政案件能力、公安情报信息工作能力、公安勤务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等。
备考建议
加强体能训练:
公安岗位的体能测评包括10米×4往返跑、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纵跳摸高等项目,考生需要加强体能训练,以达到考试标准。
注重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部分是考查的重点,记忆性考点较多,需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特别是行政执法基础知识和刑事执法基础知识等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
强化法律更新学习:
法律更新是常考内容,考生需注意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区分新旧法律法规的不同规定。
提升实务能力:
基本能力部分涉及实务知识,灵活性强,考生需要通过试题演练来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选择合适的专业:
虽然公安岗位对专业背景要求相对宽泛,但选择与公安岗位契合度高的专业可以提升竞争力。
关注应届生身份优势:
应届毕业生在报考时具有优势,可以更容易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通过以上准备,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公安类公务员考试,提高自己的录取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