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公务员考试的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常识判断规律
语气中庸原则:答案是含糊的、模棱两可的不具体的选项。若选项中出现具体的数字或化的词语或太具体太明确,则定是错误选项。
关键词中庸原则:答案在含有较多个相同或者相反关键词的选项中。
选项长短中庸原则:题干选正确的答案不长不短;选错误的较长或较短。
答案是体现民族自豪感的选项。
答案常是年份较近的选项(题干是选不正确,86.76%。
片段阅读规律
答案就在题干较后两句话的关键词上。
排除有化语气词语的选项(优先六,91.76%。
排除有含糊语气词语的选项(94.91%。
排序题目先看选项两端,在看选项较多重复数字较多的就是选项(91.77%。
排除有语气的词语,语气中庸。
数量关系规律
选项有升降变化的直接排除较大和较小(94.82%。
选项为递增,答案通常是较小或小(91.92%。
选项为递减,答案不是较大(86.86%。
选项越整越是答案(91.72%。
答案在结构类似的选项中(93.33%。
答案是个具体的化的选项。
定义判断规律
从题干修饰语中判断关键词。
答案是不长不短的选项(题干为属于,90.12%。
其他注意事项
常识判断题源较多是目前社会热点,以社会热点为素材加以变形,演变而来。
常识判断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
命题人更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广度,而非深度,需要考生涉猎更多知识。
命题人在题干设置上,更倾向于: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或者,下列排序或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常识的出题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法律题目的比重逐年下降,命题人有意识去规避由于专业壁垒而造成的不公平。
人文常识和科技常识是拿分的重点,命题人有意识加重考题中人文常识和科技常识的比重。
看似无技巧实则有技巧。
分值比重较重,建议考生重视。
一眼看中的答案很有可能是正确答案。
面试规律
计划组织协调能力:注意把握新题型,试题难度加大,活动的主题以时政热点为背景。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加强了对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考查,题型以情景模拟对话题为主,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角色转换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这些规律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公务员考试,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多加练习和应用这些规律,以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