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迷惑选项

宸爸爱学习 · 2024-12-26 13:01:09

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迷惑选项类型包括:

绝对化:

选项中含有过于绝对语气的词语,如“最”、“一定”、“必须”等,这类选项往往不是正确选项。正确选项一般倾向于选择一些含蓄的、委婉的说法。

无中生有:

即文段并没有提及的概念或话题,却在选项中出现。这类选项是典型的无关选项,一定慎选。

偷换概念:

把材料中的一个概念或者一个表述在选项中偷换掉。比如材料中说的是“信息技术”,原文的主题是和技术有关的,选项却偷换成“信息文化”。

混淆时态:

把材料中的时态刻意混淆。注意选项中出现的“目前”、“已经”、“现在”、“将来”等表示时态的词语。

正话反说:

是指选项的设置和原材料作者的意思正好相反。

强加因果:

材料中两者间没有引起与被引起的逻辑关系,选项中却强加上了,或两者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因果关系,但需要一个条件,而选项忽略了这个条件,这就成为强加因果的选项。

诉诸权威:

是“以人为据”的一种特殊表现,即引用权威人士或机构的观点来支持某个选项,但往往这种引用并不足以证明选项的正确性。

笼统表述:

该选项的表述内容通常会与主旨相关,但说法不够明确具体,而相比选项当中出现了具体表述的主旨观点选项,一定要选择具体表述。

过度推断:

该选项的表述内容通常会意在与主旨观点建立联系,但其实是一种主观推断,在文段中找不到依据可以推出。

不当类比:

是指比较的两个事物的本质属性并不相同,不能进行类比推理,否则就会犯不当类比的错误。

不当反例:

看起来举了一个相反的例子实际上俩个例子的前提条件并不一致。

针对非重点内容的选项设置:

选项涉及的信息在材料中可以找到,但是并非出自文段所重点论述的内容。

在解答公务员考试的题目时,考生需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对照原文内容,避免被这些迷惑性选项所误导。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