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的命题过程是一个严谨且多步骤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征题
通常由组织者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出题,并与出题人签署保密协议以确保试题安全。
初筛
对征题得到的题目进行初步筛选,去除不符合要求的题目。
送审
将筛选通过的题目送到考试专家组进行再次筛选。
会审
专家组对题目进行讨论,决定哪些题目可以使用,哪些需要修改或淘汰。对于有争议的题目,会进行充分讨论。
成卷
由考试录用司的负责人最终确定试卷,按照知识点组合题目,并调整选项的个数,确保公平性。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行测)的命题特点:
侧重于能力测试:包括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数量关系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综合分析推断能力等。
题型:主要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双选题。
命题方法:采用多种设错方法和技巧,确保题目有较好的区分度。
申论的命题特点:
主观题形式: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一般都为5道题。
主题选择:由组织部拟定三至四个主题,命题组任选其中一个作为当次考试的主题。
内容相关性:题目通常围绕特定主题或政策进行,如2018年国考地市级申论围绕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出题。
命题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必须依据各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
发挥导向作用:命题应体现新一轮课程理念,切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
注重三维目标:命题要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维目标的要求。
题量与难度:题量安排均衡适宜,难度要适中,具有梯度。
原创性:尽量选用新材料、新背景、新话题的原创题,杜绝繁、难、偏、旧的试题。
实践性:问题的解决应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发展性。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公务员考试能够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从而选拔出符合要求的优秀人才。